11月27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以来,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连续增长,连跨2万元、3万元台阶;城乡收入比连续12年缩小,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收入水平连跨台阶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2012年以来,我省先后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农民收入新增万元行动、农业强省促进农民增收专项行动,江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连续增长,分别于2018年、2023年跃上2万元、3万元台阶,2023年达到30488元,是2012年的2.5倍。
从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2012年至2023年,全省农村工资性收入从5634元增至14733元,占比由46.4%升至48.3%。从城乡收入比来看,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一直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由2012年的2.37∶1缩小至2023年的2.07∶1。
增收动能不断激发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带动增收的重要途径。报告显示,江苏依托乡土特色资源,培育千亿元级乡村特色产业8个、10亿元以上县域优势特色产业204个,建设中晚熟大蒜、苏系肉鸡、小龙虾、稻米、生猪5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引导主食加工、预制菜、休闲食品等新型食品加工业发展,全省62家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吸引入驻企业1570家,总营收2629亿元,带动农户213万户;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48万个,带动农户超100万户,2023年全省休闲农业综合收入1078亿元,是2012年的6倍。
农民充分就业自主创业是增收的内在动力。报告显示,江苏农民就业规模持续稳定,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保持在1800万人左右,转移就业超75%。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加,202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为24.7∶44.4∶30.9,与2012年相比,第三产业提高6.2个百分点。2020年以来,落实各类农民创业扶持资金1.6亿元,支持57.8万人成功自主创业。2023年,新增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10名、居全国第一。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目前,全省已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全省确权面积5076万亩,确权登记颁证率达98.4%,惠及1048万农户。《江苏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超过3300万亩。
此外还如期完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任务,试点地区累计办理宅基地线上审批8910宗,闲置宅基地流转线上交易成交1740宗、溢价率超过12%。启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省级试点和国家级试点,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和低效用地,2023年以来,成交259宗、5413亩、23亿元。
全省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等途径,拓展集体增收渠道,促进集体和农户双增收。截至2024年6月,全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交易量超137万笔、达2300亿元,溢价总金额74亿元以上。2023年,全省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06亿元,较2012年增加157亿元。
结对帮扶走向深入
江苏苏南四市与苏北四市结对、苏南强县与苏北10个重点县结对,通过共建工业园区、“科创飞地”等,促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截至2023年底,共建园区内规上企业137家,用工总数超3.5万人。连续33年向经济较薄弱地区派驻工作队,“五方挂钩”推动政策、产业、技术、资源更多流向帮促地区。2012年以来,共协调落实帮促资金189.6亿元、实施项目1万余个。此外,“十四五”以来全省向西南岗地区等6个片区下达省以上衔接资金8.7亿元,实施项目98个。2023年,片区内12 个乡村振兴重点帮促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元,同比增长7.4%。
民生保障惠在实处
加强农村民生保障是“托底”惠民的重要手段。全省深入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切实减轻农民特别是低收入人口支出压力。
目前,江苏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28元。建成乡镇医保公共服务站1328个,村(社区)医保公共服务点21013个,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00元以上;2022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40.3亿元,资助1005万人次困难人员参保。
同时对原农村建档立卡对象保持现有支持政策总体稳定,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低保、特困范围,全省56万农村低保、19万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持续稳定增收面临较大压力,农业产业增收制约因素较多,提升就业质量存在诸多挑战,集体经济组织增收能力不强……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尽管江苏以多方面多层次举措不断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但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还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矛盾问题。
报告表示,将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攻方向,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同时进一步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充分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努力保持转移性收入适度增长,以产业促就业、以强村带富民、以改革赋权益,不断拓展农民持续增收途径,努力走好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